本以为今年跨境圈闹得沸沸扬扬,不如往年热闹了。
结果远超预期,据统计,今年以来新注册的公司已达 6400 多家,注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两倍。
很多卖家本以为赶上风口能分杯羹,结果现实给大伙泼了盆冷水。这跨境生意,还真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。
01kin test
新增 6400 家新公司
结果九成是炮灰
"以为跨境电商捡钱容易,结果进来才发现是捡玻璃渣!" 某大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订单数据直叹道。
据相关报道,今年冲进跨境圈的新人老板巨多 ,前4个月的注册量比去年增加了近两倍,到5月底已达到6400多家,而去年全年仅有8000多家。


但圈子里却流传着残酷的真相:在这拨新人里,90% 撑不过三个月。
今年开设跨境新店变得更加困难,推出新产品也面临挑战,即使是老店铺在推新方面也变得更加谨慎。
卖家分析认为,亚马逊的一项政策将90%的新手挡在门外,近两年单打独斗的创业失败率可能高达95%。
为啥这么多人扎堆跳坑?
说到底还是被 "造富神话" 忽悠了。去年某头部大卖年会曝光 "团队年销 12 亿",还有一些服务商朋友圈天天晒 "学员 3 个月爆单",配着模糊的后台截图。

结果呢?很多人连亚马逊后台怎么操作都没搞懂,就疯狂砸钱囤货,等货到了海外仓才发现,同款产品平台上已经有上千个卖家在卖,价格战打到成本价都没人买。
选品这边也是频频踩雷。广州某卖家看 TikTok 上某玩偶爆火,赶紧找工厂仿造了一批钥匙扣,结果上架第三天就收到侵权通知,不仅 3 个店铺被封,还收到律所 50 万的索赔函。货物堆在海外仓,卖不掉又运不回来,光仓储费就欠了 8 万。
神话终究是神话,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的!
02kin test
大卖占主导,小卖家根本没活路
如今的跨境圈,早就不是 "摆个摊就能赚钱" 的时代了。大卖们用资本和技术筑起高墙,小卖家想突围比登天还难。
头部企业凭借雄厚资金、广泛人脉与敏锐洞察力,始终走在行业前沿,牢牢把控着优质供应链资源,享有优先选品权与更优惠的采购价格。
以 3C 产品为例,大卖家能与知名代工厂签订独家合作协议,确保产品在功能、外观等方面领先市场,同时获得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价。
相较之下,中小卖家处境艰难。
1
信息渠道有限
获取最新行.........
本以为今年跨境圈闹得沸沸扬扬,不如往年热闹了。结果远超预期,据统计,今年以来新注册的公司已达 6400 多家,注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两倍。很多卖家本以为赶上风口能分杯羹,结果现实给大伙泼了盆冷水。这跨
原文转载:https://www.kjdsnews.com/a/2223342.html
解析汇丰银行联合账户:跨境财务合作的首选 国内汇丰开户:跨境金融便捷之选 掌握先机:建设银行香港支行预约的全方位指南 广州办理香港公司半套资料公证指南 解读vie架构:全球公司发展的战略利器 Temu引发家庭矛盾?年轻一代为何对低价商品集体摇头 伴侣打呼你失眠?Anker 新款耳塞靠AI降噪众筹首日破百万美元! 跨境公司暴涨!大批新人成炮灰,小卖家根本没路可走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