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未都:玉之器中见时代
观复博物馆首次举办大型玉器专题展晨报讯(记者 刘婷)昨天,“玉之器——中国古代玉器展”在观复博物馆正式开展。观复博物馆馆长、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表示,玉器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心理、个性。据了解,这是该馆建立17年来举办的首个大型玉器专题展,将持续至2015年4月16日。
马未都表示,为了便于参观者理解,此次展览把玉器分成了四个阶段。首先是神玉时代,商代以前的玉器都有与神沟通的倾向。尤其红山文化中的玉人像,形象介于人与兽之间;再有C形龙、玉猪龙以及玉鸮等。大部分商代以前的玉器解释乏力,动物中具象者的形象憨态,抽象者目的皆不明确;今人与古人相距太远了,其间又少有文字记录沟通,加之蒙昧时代的先人对自然科学认知的局限,强调神的力量遂成必然。再就是礼玉时代,商代玉器已初见礼制的影响。《周礼》说:以玉做六器,以礼天地四方。这是礼玉时代的经典。六件玉器,以其造型的文化特征,被赋予人文内涵,且被规定为“苍璧礼天,黄琮礼地,青圭礼东方,赤璋礼南方,白琥礼西方,玄璜礼北方”。之后是德玉时代,战国到汉代,为极好地传达儒家思想,让德向世俗妥协,最为明显的例子是玉琀玉握的大量应用。最后是俗玉时代,三国两晋以后,它注重的是一种简单可传达的快乐,它看得越来越近而不是越来越远。正因为这样,中国玉器最后一个阶段——俗玉时代最为漫长,同时给百姓的乐趣也最为实在。
马未都还表示,陶瓷文化是无中生有的,玉器文化是有中生无的,二者是反向的。陶瓷是捏出来让你看,玉器是去掉之后剩下的部分让你看,是做减法。在传统文化中,玉器最具中国人的个性,最符合中国人的心理。他表示,喜欢追究一个东西的背后的社会成因,一个东西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产生以及它为什么会消亡。据介绍,此次展览是将博物馆中收藏的代表性玉器进行展出,囊括商代至明清各代近300件(套)玉器。此外观复博物馆今年的新书《玉之器》也将出版,马未都为之作序。该书展现古代玉器的精美外形及文化内涵,包含400余幅文物图片。
来源:北京晨报
TAG:马未都:玉之器中见时代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